穿越山海,通信时刻在线,当地处偏远户外、沙漠、大海等地面通信网络覆盖盲区,或遭遇突发事件导致地面通讯网络中断金惠配资,卫星通信将成为有效的通信保障手段,为救援保障、紧急救助和现场指挥提供所需的通信手段。
近年来,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,天地融合已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。你知道中国人自己的卫星通信发展到哪一步了吗?手机直连卫星等卫星通信手段给我们的生活来了哪些变化?今天,一起了解下中国电信的卫星通信发展历程吧!
“天通一号”——中国人自己的卫星通信
中国电信拥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,独家运营我国自主研制首发的天通一号卫星通信系统,构筑了一张覆盖陆海空天的通信网络。
2008年汶川地震突如其来,当时8级地震发生后,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。由于我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,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。同年,我国首次提出建造自主可控的“天通一号”卫星移动通信系统。
2013年4月,经国务院同意,工信部批准中国电信建设并运营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应用系统。2013年12月,中国电信正式立项启动民用应用系统研制建设工作。
2016年8月,天通一号01星发射成功,这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星。那一刻起,我国移动卫星通信真正实现了自主可控。
金惠配资
2017年7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天通卫星使用专属号段1740号段。
2018年1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第一张天通终端进网许可证。
后续,中国电信开展天通卫星业务试商用,并于2020年1月宣布天通业务正式商用。天通卫星业务使用1740号段的手机号码作为业务号码,让天通卫星从遥远的天际走到公众的视野中来。
而随着天通一号02星与天通一号03星分别于2020年11月和2021年1月发射成功,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式组网完成,覆盖中国内地、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。
稳步创新金惠配资,手机/汽车直连卫星推出
中国电信在卫星通信领域持续以创新步伐稳步向前。2023年9月8日,中国电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,迅速拉动手机直连卫星产业快速发展。截至目前,华为、荣耀、小米、OPPO、vivo、中兴、三星等7家手机厂商已累计推出36款具备直连卫星功能手机,累计销量超2300万台。
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可实现双向卫星语音通话与双向卫星短信收发,用户不换卡、不换号,即能按需接入卫星网络或地面蜂窝网络,时刻享受天地一体融合通信服务。
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引起社会热烈反响,并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“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”,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“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”。
2024年4月25日,继手机直连卫星后,中国电信再度全球首创汽车直连卫星业务,截至目前,已与比亚迪、吉利、赛力斯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直连卫星上市车型已达6款,预计2025年年底直连卫星车型销量将突破10万台。
汽车直连卫星可为车主提供可靠的双向语音通话、双向短信通信服务,保障车主可按需接入卫星通信网络,提升汽车主动安全能力。在无地面蜂窝网络覆盖区域,车辆发生事故时,支持车主一键拨打天通卫星电话至车企道路救援呼叫中心,并通过天通卫星发送车辆事发地,精准经纬度信息,为救援队锁定位置提供关键支撑。
天通卫星移动系统开启国际化运营
2024年5月8日,中国电信在香港召开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会,正式宣布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香港,自此开启天通卫星移动系统国际化运营。
2025年5月16日,中国电信在老挝发布手机直连卫星业务,同时加速向新加坡、印尼、菲律宾、柬埔寨等国家拓展,为未来中国卫星的全球化运营打好基础。
如今,伴随着卫星通信的各项创新应用,卫星通信正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。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《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,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,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,基础设施、产业供给、技术标准、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,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,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,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,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中国电信愿和合作伙伴携手,共同推动产业发展,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卫星通信服务。
未来,中国电信将继续坚持应用牵引、市场驱动,积极布局基于星地融合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,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,逐步实现由芯片设计、终端制造、系统建设、应用开发组成的自主可控、完备完整的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,同时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,积极助力“天通+”产业快速发展金惠配资,满足大众用户日益增长的卫星通信需求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